根據瑞士、中國等40多個國家簽署的一項《稅收信息自動交換宣言》,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瑞士或將每年定期向40多個簽約國政府傳遞瑞士銀行客戶的金融信息,這些信息包括銀行賬戶餘額、利息、股息和其他金融收入等。
  消息一齣,“瑞士銀行或不再為客戶保密”的標題出現在各大媒體和網絡上,網友歡欣鼓舞,仿佛貪官們的海外賬戶就此暴露在陽光之下。其實這存在著一定的誤解。
  1934年,瑞士頒佈了《聯邦銀行法》,明確規定銀行秘密受刑法保護,一切因職業關係涉及銀行秘密者必須嚴守秘密,只要存款人未觸犯刑法,即使國家司法機關也無權過問其銀行秘密。中國的《商業銀行法》中也有類似內容的條款。但是,當存款人涉嫌違法或被追究刑事責任,就另當別論了。司法機關有權到銀行查詢涉嫌違法人員的金融信息,並予以凍結存款。這是瑞士於1934年頒佈的《聯邦銀行法》中預留一個“只要存款人未觸犯刑法”前提的原因。
  這次各國簽署的《稅收信息自動交換宣言》中所指的信息交換,只是各國政府,主要是稅務部門之間交換,並不是向公眾公開存款人的信息,並不是任何組織、團體或個人都可以在瑞士隨便查詢客戶存款信息,更不是瑞士銀行不再給客戶保密了,充其量也就是保密鐵律有所放鬆而已。因此,媒體用“瑞士銀行不再保密”的標題,顯然是有所誤解了。
  當然,從具體操作程序上來說,這仍然會造成不小的影響。過去,到瑞士查詢個人或者法人銀行賬戶信息必須出具存款人涉嫌刑事犯罪的證據和司法文件。而現在是瑞士“每年自動向40多個簽約國政府傳遞瑞士銀行客戶的金融信息”,以便簽約國家主動掌握逃稅避稅情況。由各國被動去瑞士查詢,變成了瑞士主動提供客戶金融信息,這一變化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瑞士銀行以保密鐵律聞名世界,吸引了世界資金蜂擁而至。瑞士銀行甚至不但不給客戶存款利息,還要向存款人索要資金保管費,仰仗的就是保密鐵律。如今,保密鐵律放鬆料將對瑞士金融業帶來不小的影響,瑞士作為全球離岸金融中心和“避稅天堂”的地位也會大大削弱。
  而對包括中國在內的40多個簽約國來說,此舉無疑將有利於打擊海外逃避稅、監查貪腐轉移資金和反恐三大方面的工作。瑞士銀行看似以打擊跨國逃稅為名義而傳遞銀行客戶的金融信息,但在此名義背後,貪腐轉移資金、恐怖分子海外藏匿資金和販毒等其他非法資金都將被“拔出蘿蔔帶出泥”。這也是 G20國成員下決心促使更多國家簽署宣言,實現徹底透明化的原因。
  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企業和個人的國際交往越來越頻繁,同時海外逃避稅和轉移貪腐資金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據路透社2012年12月報道,過去10年來,犯罪、腐敗和逃稅讓發展中國家損失近6萬億美元,其中中國損失巨大。2012年10月,國際金融監督機構的一份報告中稱,2011年有6020億美元資金非法流出中國。
  現在,瑞士銀行向犯罪、腐敗和逃稅非法資金關上了大門,這對中國反腐等打擊各類犯罪行為將大有幫助。同時,《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將於2014年7月1日生效,這對於凈化未來雙邊貿易都將大有裨益。
  (餘豐慧,財經評論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編輯:SN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26grpa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